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10月31日,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就职典礼暨数智语言服务课程建设高端论坛在澳门举行。活动由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与澳门中西创新学院联合主办,以“数智语言服务:联湾区、联内地、联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政府代表、高校学者及业界领袖与会,共商语言服务发展方向。

与会嘉宾合影
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创立人、会长仲伟合表示,学会成立顺应产业、学科、科技发展及澳门需求。当前语言服务产值增长、规模扩大,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澳门作为中葡桥梁,需专业化平台整合资源,学会将围绕技术创新、决策咨询等五大任务,聚焦“葡语+数字技术”“语言服务+文化传播”“数据赋能+标准引领”三大方向,打造多语智能实验室与行业规范体系,推动澳门成为国际语言服务枢纽。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高等教育厅厅长许嘉路表示,澳门特区政府正扩大教育合作“朋友圈”、强化“一中心、一平台”战略定位,学会将构建学术研究、行业实践、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机制,发挥澳门的中葡平台优势,助力澳门成为大湾区语言服务枢纽,教青局将持续支持高校与业界协同发展。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教授期待学会拥抱数智化、加强标准建设、深化全球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等,形成示范效应。香港城市大学专业沟通新前沿实验室联合主任Esterina Nervino助理教授认为,学会的成立标志澳门在语言服务与科技融合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数智语言服务核心议题
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院长刘和平、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国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巍巍主持。
澳门中西创新学院特聘教授、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理事长王立非发布并解读《粤港澳大湾区语言密集型岗位人才供需大数据报告》。报告立足三大国家战略,明确语言科技、语言健康、“一带一路”语言三类核心人才类型。2025年1—8月招聘数据显示,“一带一路”语言岗位需求占比71.7%,语言科技岗26.3%,语言健康岗虽仅2%但增速最快;预测2030年大湾区语言人才总需求达45万人,语言科技、语言健康人才年均增速分别为24.6%、38%。目前大湾区70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覆盖26种语言,但与产业需求仍存在差距。报告提出推进数智语言服务硕博课程建设、共建语言服务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打造自贸区语言服务枢纽四大行动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全民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郭英剑教授在《把语言变成生产力:外语学科对接国际语言服务的新路径》报告中提出,语言正从学科之需转向国家之需、从人机替代走向协同、从成本中心变为生产力来源。他建议外语学科通过标准化、场景化、生态化路径转型,以共同语言形成能力、关键场景推动创新、协同机制保障发展。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脑及资讯科学系副主任、自然语言处理与中葡机器翻译实验室主任黄辉教授在《从“词”到“世界知识”——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机器翻译新焦点》中回顾了机器翻译发展历程,发现其正从“词汇对应”迈向“知识建模”与“跨语言理解”。基于团队ACL 2024研究成果,他展示“前缀文本诱导法”可改善大模型跨语言效果,强调未来机器翻译需融合信、达、雅与文化感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王立弟教授表示,AI正深刻改变语言服务机构,但管理层战略与译员应用存在脱节,译员面临培训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建立战略与创新整合机制,完善反馈闭环,加强AI应用风险治理与伦理审查,在翻译教育中培养AI素养。英国杜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冰寒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认知口译研究:范式转型与未来展望》中表示,AI正以语音识别、大语言模型等重塑口译工作模式,口译员需重新分配认知资源。他提出,未来研究应建立多维度理论框架,探索人机协同认知机制,推动AI与人类智慧深度融合。
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路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巍巍教授以《需求导向的翻译博士课程建设与创新路径》为题,表示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设立后,翻译教育进入服务国家话语体系建设新阶段。广外DTI项目秉持需求引领、实践导向、协同育人理念,遵循重需求、重实践、重交叉、重创新、重国际、重核心六大原则,构建三方协同机制,融入数智技术,培养高层次翻译领军人才。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英文系郇昌鹏副教授在《语料库驱动的批评形象学:赋能国际语言服务与国家形象传播》中,提出融合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范式、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三界模型”“3V模型”阐释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并建议通过建立负面框架识别机制、构建跨文化隐喻策略库、开发语料化舆情预警系统等举措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赵毅慧以《深耕语言服务,链接丝路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创新》为题,介绍西外通过“一体两翼、三轮驱动、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格局,推动翻译教育与多领域融合,依托相关中心与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新译科技(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亮以《大湾区数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行业生态建设暨全球要素AI平台》为题,从数据要素、算法算力与产业生态三个维度阐述语言服务业的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出建设全球要素通AI平台,整合专利、文献、企业、人才等七大要素库,实现“五化一体”升级,推动语言服务从内容生产转向决策支持。
据悉,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于2025年8月获澳门特区政府批准成立。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澳门国际语言服务学会正式启航,未来学会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区域政策协同,助力澳门打造国际多语服务枢纽。